家风诵读|王羲之: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
||||
|
||||
传诵经典家训 传播清廉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注重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培养现代文明人格。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纪委全会工作部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带头以规立家、修身齐家、以廉守家,以清廉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市纪委监委宣传部联合市直机关纪工委、威海广播电视台推出《家风诵读》栏目,传诵经典家训,传播清廉家风。 中国历代名人家风家训齐家篇 大家好!我是本期的诵读者王云,来自市总工会,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王羲之的家风家训家规故事。 王羲之 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人物简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浙江嵊州金庭镇)。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世称“王右军”。 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发展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尽善尽美”“古今之冠”,影响深远。 王羲之的传世书法名作主要有:行书《兰亭集序》《平安帖》《奉桔帖》;草书《十七帖》《丧乱帖》《得示帖》《二谢帖》《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初月帖》《妹至帖》《寒切帖》;楷书《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碑》。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 家训故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每逢读到这段清新隽永的文字,我们仿佛看到潇洒飘逸的“书圣”王羲之,带着圣贤气息,穿越千年的历史,向我们缓缓走来。《兰亭集序》,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亦是书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书”。人生中的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全部齐备了。 浙江山阴兰亭,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魏晋之风犹存。353年,王羲之在此以诗会友,挥毫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兰亭集序》。 在王羲之的子女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王献之。后人将王羲之、王献之并称为“二王”。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书画俱佳,但因时常受人夸赞,开始骄傲起来。一日,王献之问母亲郗夫人自己还要写多久书法,才能够大成,3年可够?郗夫人摇头,王献之说,5年?郗夫人又摇头。王献之急了,就问到底需要多少时间?郗夫人指着一边的18口大缸说道:“你写完了这院中18口缸里的水,字才会有筋骨。” 由此可见,王献之能够在书法上取得如此高的造诣,除了他本身的天资聪颖之外,与王羲之的言传身教和郗夫人的精心教诲是分不开的。 作为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贯穿着王羲之的一生,成为王氏家训最核心的内容。 王氏家训24字内容为:“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这24字家训,言简意赅,讲述了治国齐家的道理、为官的基本原则,告诫子孙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清风起笔端,墨韵扬正气。明代著名书法理论家项穆曾说:“古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书圣”王羲之,虽然贵为右将军、会稽内史,但为人十分平易近人。如今有关绍兴城内的一座历史古桥以及一条极不显眼的简陋小巷,仍然流传着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 有一天,王羲之在石桥脚下遇到一位以卖扇为生的老奶奶,闲聊之中,知道她生意不好,生计艰难,不由心生怜悯。于是,王羲之对老奶奶说:“老阿婆,把你的扇子给我,我给你扇上写几个字,保管这扇子不仅好卖,还能卖个好价钱。”老奶奶将信将疑,但见对方一介书生、风度翩翩,又如此热心,便把扇子给了他。王羲之欣然命笔,在扇子上写字题款后,对她说:“老阿婆,你现在拿它去卖,原来卖3文钱一把,你只需说此扇由王羲之题词,即可卖100文。”老奶奶便照着去卖,果然一吆喝,行人很快围拢过来,一篮扇子很快被一抢而光。老奶奶心里非常感激,便备了一份薄礼,次日守候在桥头等王羲之聊表谢意。哪知,王羲之再也没有出现。原来,王羲之远远看见老奶奶拿着礼品候他,便转进了就近的一条小弄堂,躲了起来。后人为纪念这段“书圣”的佳话,把这座小石桥命名为“题扇桥”,把那条小弄堂命名为“躲婆弄”,并一一载于史册。往事越千年,王羲之温文尔雅、敦厚仁义之风,滋养了后世无数文人士大夫的心灵。 俗话说,“字如其人”。当我们驻足于王羲之潇洒的书法面前,在赞叹其俊秀飘逸之时,不要忘记在这位“书圣”每一处细小的横竖撇捺之间,其实隐藏着我们做人的规矩和方寸。 家训名言 ◇原文◇ 上治下治,敬宗睦族。 ——《金庭王氏族谱·旧序》 ◇解读◇ 国治家治,家国同治;孝敬长辈,和睦家族。 ◇原文◇ 执事有格,厥功为懋。 ——《金庭王氏族谱·旧序》 ◇解读◇ 管事办事,讲究法度;谨慎严密,遵守规矩。立功尽职,人之本分;不应自傲,更需努力。 ◇原文◇ 敦厚退让,积善余庆。 ——《金庭王氏族谱·旧序》 ◇解读◇ 品行忠厚,礼让三分;多做善事,造福子孙。 (来源:《中国历代名人家风家训家规》) 诵读者:王云 威海市总工会中级经济师,威海市阅读推广人,威海市市直机关“守初心 担使命”微党课大赛三等奖获得者。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