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宣传 >> 机关文化
 
儿时的露天电影

发布日期: 2021- 08- 31 10: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李孟君 字号:[ ]


昨夜的睡梦中我竟然梦见自己看电影的场景。我和邻居家的孩子手提小木凳,欢天喜地来到学校操场,那是露天电影场,星光下,一块挂起的幕布,前后坐满了观众,黑压压的一片。这大概是多年没有看电影的缘故,所以才会做这样的梦。

儿时的我,生活是极其单调的。那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村里放电影,放映的内容大都是革命题材,如《地道战》《洪湖赤卫队》《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南征北战》等战争片。孩子们看着电影里的人物忒有劲,回到家兴致不减,还不停地追问电影中各类角色的好坏,问的大人们心烦意乱。孩子们在游戏里也套用影片中各类角色的特征:比如八路军、游击队队长、坏蛋、特务、日伪军等,至今我也能模仿几下。我总会争抢着扮演好人角色,因为好人打仗总是赢,总是受人尊敬。有时听到邻村要放电影,稍大一点的孩子就会找好伙伴,借着月光前去。找伙伴时孩子说话非常自豪,说哪个村放电影,打仗片,去不去?  村里两个月才轮流放一次电影,因此当听到大喇叭播放放电影的消息时会兴奋不已。 露天电影一般连放两场,看到第二场电影“再见”字幕一出,有些人就开始起身搬凳子。黑压压的一群人就开始乱起来,各朝各的方向回家。当大人发现小孩不见了,就开始呼唤。小孩也一样,没看到父母,有的哭起来,哭喊的声音此起彼伏。各条小路都挤满了回家的人,如果没有月光,有的就会打着手电,防止磕绊摔倒。   

看电影的日子是孩子们的“节日”。  孩子们早早地吃完晚饭,碗一撂,筷子一放,三三两两的端个凳子就向放电影的场院跑去。为了看这场电影,有的孩子在中午饭之前,就用粉笔在放映场地上圈划自己的“位子”,把家里的马扎、板凳提前摆上。也有一两个调皮的孩子“仗着”家里有几个年长的哥哥“壮胆撑腰”,看到哪个地方好,不管有没有主儿,硬说是他的“地盘”,最后把好地方硬抢硬夺了过去。为了争夺地盘,经常出现激烈的争执,甚至是“打闹”。

放映机旁边视觉最好,没有人占用,这是“贵宾席”,(相当于车船头等舱)这里有两张课桌,四周摆放四条长凳子,除了放映员以外,一般大队书记、村委干部等有头有脸的人物才能坐在这里。

放映场的大喇叭播放起了电影的插曲,村民们陆陆续续赶来了,把整个场院围了起来,里三层,外三层,用“座无虚席”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还差不多,连草垛上、矮树上都坐满了人。这是姗姗来迟的几个小脚老太太,步履蹒跚迈着小步,一手拿着扇子晃晃悠悠的进入“场院”。银幕挂在两根木竿中间,放映机摆放在一张桌子上,镜头对准银幕,桌子腿上绑着一根木棍,顶端挂着一盏电灯泡。蚊子、萤火虫围绕着明亮的灯光不知疲倦地飞舞旋转。

电影发电机放在离屏幕一百米开外,如果太近,嗡嗡响的噪音影响效果。只要隐约听到远处的发动机一响,立马有了电,放映员开始把镜头光朝着银幕对焦。这时,有的离放映机比较近的顽皮孩子,用手做出手势,不规则的图案便在银幕上来回晃动。这是最早的“快闪”“频闪”,用两只手做造型,在光线的映射下,投影在银幕上,即可出现小马、小牛、小兔等各类动物图像,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记得《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斗片我曾经看过不下五六次,百看不厌。特别是《地雷战》战斗英雄赵虎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炸日伪军的故事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赵家庄经常遭日伪军的“扫荡”和袭击,损失惨重。民兵队长赵虎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对付地雷阵,日军中队长中野特地从青岛派遣工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百姓。赵家庄的民兵总结了教训,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敌人的工兵无法着手排雷。麦收季节,日伪军乘联防民兵抢收麦子的机会,又一次偷袭了赵家庄,掳走一部分村民。他们让被俘村民走在队伍前踩地雷,再次进攻赵家庄。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全歼进犯之敌。

1979年冬天,电影《闪闪的红星》在我们村放映,据说这是最“悲情”的电影。影片中的小男主人公名叫潘冬子,生活在江西柳溪村里。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村中对抗恶霸胡汉三,却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所救,从此冬子对赤卫队队长极度崇拜。柳溪村在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红军要远赴长征,潘冬子的父亲也要随行。父子依依惜别时,潘父赠送一颗红五星给潘冬子,潘冬子含泪,接过闪光的红五星,在心中默默期盼父亲早些回归。为了鼓励潘冬子,妈妈告诉他,到了春天,映山红开遍山野,红军和爸爸就会回来的!其实在妈妈心里,“春天”就是斗垮所有的恶霸汉奸和敌人,胜利花开的时候。父亲离开后,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卫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在此时雇用了一批杀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潘冬子只好与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赤卫队在一次策划反击中,伟大的潘母为救所有人光荣牺牲。后来,潘冬子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胡汉三,成为了一名小红军。看完此片后,我和伙伴们泪流满面,这也是最感人的一部影片。电影主题曲里的“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歌词一直回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里,可见,当时的电影影响力有多么大。 

那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外面刮着大风,天空飘着雪花,为了看《地道战》,并没有挡住我向往银幕的脚步。由于家里没有棉鞋和棉帽,我落下的冻疮,每到开春天气暖了,脚和耳朵就会有难忍的痒痛感,跟蚂蚁咬的差不多,尤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奇痒无比,控制不住的想用手去挠,用冰冷的东西去敷耳朵会去缓解。尽管如此,一想起看电影,顿时来了精神气,好了伤疤忘了疼。著名的抗日题材电影《地道战》,很多人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片中的场景、人物、故事情节耳熟能详,尤其是片中的一些经典台词,更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特别是伪军队长的台词:高,高,实在是高,现在还被人经常提起。还有一句是民兵队长的台词: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时过境迁,岁月更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当年的场院露天电影,在黑白的影像中渐渐模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鲜。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电影院的兴起,露天电影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舞台,老式放映机、电影胶片、放映喇叭、发电机等,这些电影老物件,不知去向何处?   

山村场院露天电影,承载着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欢乐!银幕下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成为了脑海中永不磨灭的记忆。(作者: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刘光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